工业显微镜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其检测能力、成像质量和操作便捷性。以下是基于光学原理、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的核心参数详解:
一、光学性能参数
分辨率(Resolution)
公式:分辨率=NA0.61λ(λ为光源波长,NA为物镜数值孔径)。
意义:决定显微镜区分相邻细节的能力。例如,NA=1.40的高倍物镜可分辨纳米级缺陷。
应用场景:半导体晶圆检测、金属材料金相分析。
放大倍数(Magnification)
有效范围:建议 M≈2200×NA,例如100×物镜(NA=1.40)匹配2200×放大倍数。
平衡需求:高倍数提升细节清晰度,但视场变窄,需根据样品尺寸选择。
工作距离(Working Distance)
长工作距离物镜(WD≥10mm):避免触碰样品,适合高温环境或大型样品(如半导体封装)。
视场范围(Field of View)
视场数(FN):目镜与物镜组合决定,例如10×目镜+20×物镜的视场数为16mm。
平衡需求:视场过大可能导致边缘分辨率下降。
二、照明与成像技术
照明方式
暗场/斜射照明:突出表面划痕或颗粒,适用于金属、陶瓷检测。
LED冷光源:减少热干扰,寿命长,适配长时间检测。
数字成像
分辨率:4K视频显微镜支持实时成像与尺寸测量。
数据传输:支持MES系统对接,实现检测数据追溯。
三、机械与结构设计
载物台精度
平移/旋转误差:≤0.02mm,适配自动化产线。
模块化设计
扩展性:支持激光测距、3D测量模块升级。
环境适应性
防震防尘:全封闭结构适应车间环境。
防霉镀膜:适应高湿度场景,降低维护频率。
四、选型建议
高精度检测:优先选择高NA物镜(如100×油镜)和数字成像系统。
大样品操作:长工作距离物镜(WD≥10mm)避免碰撞。
自动化集成:模块化设计支持API接口开发,适配AI质检系统。
通过综合评估分辨率、工作距离、照明方式及机械精度,可高效匹配工业检测需求,提升质检效率与准确性。
Copyright © 2014-2022 微仪光电工业显微镜销售部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1000527号-3 XML地图 津公网安备12011002023082号